期刊简介
本刊为大型中医药综合性学术期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lrich PD)来源期刊,国际连续出版物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多次被评为全国及省优秀科技期刊,多次选入国际书展,为国内权威数据和文摘杂志的固定收录期刊,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2001年入选中国期刊方阵,被评为双效期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颁发了荣誉标志。本刊以振兴中医药学术,交流中医药科研、临床、教学及中西医结合的经验及成果为宗旨,辟有:学术探讨、临床研究、临床报道、中药研究、方剂研究、名医经验、临证心得、针灸经络、中西医结合、基础与临床、制剂研究、实验研究、医籍探析、综述、学术争鸣等栏目,并可根据需要增设新栏目,是从事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科研及中医药学员、广大中医药爱好者的专业刊物。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中医药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2-239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3-1193/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73
出版地区 黑龙江
出版地区 黑龙江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被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lrich PD)列为来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医药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002-2392
- 国内刊号:23-119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射干麻黄汤治疗感染后咳嗽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射干麻黄汤治疗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神经源性气道炎性介质的影响.方法:选取感染后咳嗽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联合马来酸氯苯那敏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射干麻黄汤,两组均连续治疗14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生活质量及痰液样本中神经源性气道炎性介质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
作者:赵琴 刊期: 2018- 03
-
自拟固脾止泻汤治疗抗生素致菌群失调性腹泻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采用自拟固脾止泻汤治疗老年抗生素致菌群失调性腹泻,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10月收治确诊为伴有菌群失调抗生素相关性腹泻老年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肠内营养、抗感染、维持电解质平衡以及微生态制剂等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拟固脾止泻汤,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药物起效时间以及治疗前后的腹泻次数、肠鸣......
作者:张宇;邓熙;古韶东 刊期: 2018- 03
-
维药布亚中金雀花碱诱导HepG-2细胞凋亡作用及其衍生物的制备
目的:研究维药布亚中金雀花碱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抑制增殖及诱导凋亡作用,对金雀花碱3位N进行结构修饰,并对其抗肿瘤活性进行初步测定.方法:MTT法考察金雀花碱对HepG-2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倒置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及细胞超微结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亲核取代的方法对活泼氢进行取代,得到金雀花碱衍生物,MTT法比较金雀花碱及其衍生物对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
作者:于蕾;尚东雨;杨经辉;陈志峰;王鑫;姜波;孙永雪;张连芳;季宇彬 刊期: 2018- 03
-
四逆酸枣仁汤合方对失眠大鼠海马GABAARα1、γ2及NKCC1的影响
目的:观察四逆酸枣仁汤合方对失眠大鼠海马GABAARα1、γ2及NKCC1的影响.方法:采用SD大鼠腹腔注射对氯苯丙氨酸(PCPA)复制失眠模型,将复制成功的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组、四逆散组、酸枣仁汤组、合方组,并设置空白对照组,各组给予相应药物连续7d,模型组和正常组生理盐水连续灌胃7d,并观察各组大鼠的一般活动状态和体质量增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海马中GABAARα1、γ2和N......
作者:林炳岐;马捷;刘燕;于雪;范盎然;张炜悦;戴宁;张蔚;刘梦;温佳雨;李峰 刊期: 2018- 03
-
红树莓根茎水煎剂对昆明小鼠的急性毒性及安全性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红树莓根茎水煎剂对昆明小鼠的急性毒性及安全性.方法:预实验,即半数致死量实验,给小鼠灌胃药量为222.4g/(kg·d),测量红树莓根茎水煎剂的半数致死量.大给药量实验,给小鼠灌胃药量为444.8g/(kg·d),观察小鼠的一般状态、体质量和死亡等情况;检测小鼠血液中的生物化学指标和主要脏器指数;观察主要脏器的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预实验结果显示无法测出红树莓根茎水煎剂的半数致死量.大给......
作者:孙玉珍;方毅;李书丹;于晓红 刊期: 2018- 03
-
三氧化二砷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Hedgehog信号转导通路分子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以人类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细胞株K562为模型,探讨三氧化二砷(ATO)是否对CML细胞具有诱导凋亡作用,并探讨ATO是否对Hedgehog(Hh)信号转导通路相关分子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为将ATO应用于具有Hh异常活化的CML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将不同浓度的ATO作用于K562细胞48h,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ATO对K562的诱导凋亡效果;采用免疫印迹(WB)技术检测ATO处理后Hh信号......
作者:马咏歌;宋鹏;叶向梅;赵辉;刘志宇;张丽坤;刚宏林;杨东光 刊期: 2018- 03
-
丹参多化学成分的UPLC-LTQ Orbitrap MS快速表征解析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线性离子阱/静电场轨道阱组合式高分辨质谱联用(UHPLC-LTQOrbitrapMS)技术快速鉴别分析中药丹参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电喷雾(ESI)正、负离子电离模式对中药丹参化学成分进行数据采集,根据高分辨数据及二级质谱信息对丹参化学成分进行快速鉴定.结果:归纳总结了丹参酮IIA、丹酚酸B等标准品的特征碎片及质谱裂解规律,并根据高分辨数据及二级质谱信息对丹参化学成分进......
作者:张驰;张彩娟;邱敏懿;晋小雁;邵远洋;刘莉;王敏;卢彦冰;王春国;王学勇 刊期: 2018- 03
-
HPLC法测定槟榔中槟榔碱和槟榔次碱的含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测定槟榔中槟榔碱和槟榔次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NucleosilSA阳离子交换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60:40:0.3,氨试液调pH3.8),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为212nm,柱温30℃.结果:槟榔碱和槟榔次碱与其他成分分离良好,槟榔碱在2.02~32.30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作者:李春燕;张学敏;岳璐;闫福林 刊期: 2018- 03
-
鳖甲及其配伍药对现代药理学研究与临床应用述评
综合近年来鳖甲的现代药理学研究概况,并对鳖甲药材临床应用前景进行述评.查阅近几年来鳖甲药材的相关药理学研究情况,分析总结其药效学作用趋势.鳖甲在治疗肝脏疾病中有突出的优势,集中体现在保肝、抗肝纤维化、肝硬化等方面,由鳖甲组成的复方制剂已成为近些年来临床应用的热点.鳖甲在保肝、抗肿瘤作用方向还有待进一步探寻其作用机制,探究其主要有效成分和药理作用的分子机制;此外,鳖甲的相关组分制剂的研究相对滞后,这......
作者:崔璀;吕颖捷 刊期: 2018- 03
-
基于肺癌干细胞理论探讨中医药在肺癌治疗中的应用
肿瘤干细胞(cancerstemcells,CSCs)是恶性肿瘤中存在一群数量微小、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特殊细胞亚群,是肿瘤不断生长以及侵袭转移的根源.中医药在肺癌综合治疗中占有不可忽视地位,可抑制肺癌发生发展.基于此,文章阐明了肺癌干细胞在肺癌中的作用,总结探讨中药单药、中药复方、中成药在抑制肺癌干细胞阻滞肺癌进展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以期为肺癌治疗提供依据与策略.......
作者:尹悦;李慧杰;李秀荣;吴超 刊期: 2018- 03
动态资讯
- 1 中药泡洗治疗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所致周围神经毒性30例
- 2 愈癫汤治疗痰气郁结型抑郁患者的临床观察
- 3 骨痛仙胶囊对家兔骨折血清碱性磷酸酶、钙、磷影响的实验研究
- 4 六味地黄丸改善脑瘫模型大鼠运动功能的实验研究
- 5 中药外治法治疗宫颈HR-HPV感染概况
- 6 黄芪桂枝五物汤的提取工艺研究
- 7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34例
- 8 小檗碱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子宫内膜胰岛素信号分子的调节作用
- 9 栗德林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经验
- 10 艾连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稳定性考察
- 11 真武汤为主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疗效分析
- 12 穿龙薯蓣与盾叶薯蓣研究开发概况
- 13 奇方一贴灵治疗急性腰扭伤
- 14 补肾法治疗老年病病案5例
- 15 对中药“与时俱进”的思考
- 16 中医阴阳学说的文化释义
- 17 附子理中汤合四神丸加减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体会
- 18 中医类书的作用与类型
- 19 中药治疗老年痴呆症的研究综述
- 20 电针治疗Wallenberg综合征后吞咽及构音障碍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