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大型中医药综合性学术期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lrich PD)来源期刊,国际连续出版物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多次被评为全国及省优秀科技期刊,多次选入国际书展,为国内权威数据和文摘杂志的固定收录期刊,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2001年入选中国期刊方阵,被评为双效期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颁发了荣誉标志。本刊以振兴中医药学术,交流中医药科研、临床、教学及中西医结合的经验及成果为宗旨,辟有:学术探讨、临床研究、临床报道、中药研究、方剂研究、名医经验、临证心得、针灸经络、中西医结合、基础与临床、制剂研究、实验研究、医籍探析、综述、学术争鸣等栏目,并可根据需要增设新栏目,是从事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科研及中医药学员、广大中医药爱好者的专业刊物。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中医药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2-239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3-1193/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73
出版地区 黑龙江
出版地区 黑龙江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被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lrich PD)列为来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医药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002-2392
- 国内刊号:23-119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驱虫斑鸠菊治疗白癜风研究进展
驱虫斑鸠菊是常用增色素药,具有调控免疫系统、提高酪氨酸酶活性、促进黑色素生成、补充体内微量元素含量及调节体内微循环等作用,临床常用于治疗白癜风、肝病、矽肺等症.本文从驱虫斑鸠菊的化学成分研究、药理机制研究及临床应用等方面综述驱虫斑鸠菊治疗白癜风的研究进展,为今后探寻驱虫斑鸠菊治疗白癜风的机理和新药创制提供参考.......
作者:曾文浩;屈保平;张星平;赵琰 刊期: 2016- 02
-
干眼的中医论治思路探讨
干眼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眼表疾病之一,是由泪液和眼球表面的多因素疾病而引起的不适、视觉障碍和泪膜不稳定,可能损害眼表,伴有泪液渗透压升高和眼表炎症.干眼患者临床可见自觉眼部干涩、异物感、烧灼感,不能久视,同时可伴有畏光,眼红及视疲劳,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学习、工作及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环境的改变,干眼发病率逐年增加,已成为常见的眼科疾病之一,是一种全球流行性疾病,因而受到国内外眼科学界的......
作者:刘畅;姚靖 刊期: 2016- 02
-
基于《伤寒杂病论》“三中汤”病症解析
本文通过对理中丸,大、小建中汤三方的溯源分析,从立法组方用药的几方面阐述了相关的理论,明确了三者的区别及应用.......
作者:于淼;马艳春;刘清;桑希生 刊期: 2016- 02
-
应用代谢组学技术进行中医体质研究探讨
目的:阐述代谢组学技术的优势,促进代谢组学技术在体质研究中的应用.方法:介绍中医体质的影响因素与代谢组学及其研究优势,论述代谢组学在中医体质学研究中的应用方向及代谢组学方法应用进展.结果:拓展中医体质研究思路和方法,加快传统中医药与现代生命科学技术的结合,推动中医药现代化,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新的空间.结论:代谢组学技术原理与中医体质理论和诊疗思维有异曲同工之处,在整体观及动态变化状态上具有相似性,......
作者:李长明;李玲孺;陈禹;姚海强;张曾亮;赵时鹏;孙冉冉;武彦伶;王琦 刊期: 2016- 02
-
“湿热致厥”理论源流及其临床意义初探
厥证为临床常见病症,中医学对厥证的探讨源远流长.从《内经》首先提出厥证的基本概念及表现;《伤寒论》则以“阴阳气不相顺接”所致“手足逆冷”来定义厥之基本机理和主要表现,并归纳了多种厥证的因脉证治;到后世温病学家补充、提出湿热致厥理论;再到当代众多医家开始精研湿热阻遏阳气的诊治之法.此种变化不仅是中医学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其疾病发病机理的古今之变,更值得当代医者去探究.本文即在系统梳理中医名家理论及相......
作者:张福利;迟明洋;张冠珣 刊期: 2016- 02
-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中医病因病机浅析
通过对文献相关论述的汇总与分析,探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中医病因和发病机制,认为外感内伤等多种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终导致脉络受损,气血失常,血溢脉外,而发为ITP;其病理机制不外邪、热、虚、瘀,正虚为本,邪气为标,总属本虚标实之证.......
作者:王伟涛;吴深涛;刘宝山 刊期: 2016- 02
-
近10年文献优选穴位针灸治疗枕神经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优选针灸治疗枕神经痛的有效穴位,研究其归经及配穴规律,验证其疗效,为临床制定优化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通过CNKI收集2005-2015筛选出针灸治疗枕神经痛的临床有效及符合研究标准的文献,总结分析针灸治疗枕神经痛穴位的频次分布情况,优选出优势腧穴进入研究.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优选穴位组)20例;对照组(常规药物)20例,治疗组取风池、天柱、阿是、外关、申脉,采用平补平泻手法;对照......
作者:杨松堤;于学平 刊期: 2016- 02
-
两种治则在防治化疗骨髓抑制中的差异分析及合理应用
目的:探讨健脾养血和补肾益精两种治则组方在防治化疗骨髓抑制临床应用中的差异及合理应用.方法:160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4组,根据患者病情给予规律化疗,空白组、补肾益精组、益气养血组及健脾补肾组在化疗同期分别口服不同中药方剂;各组患者在化疗第1天及第7天检查血细胞分析并记录患者白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变化情况;各组患者在第1周期化疗第1天及第2周期化疗第7天检测血清G-CSF、EPO、TPO及IL-3......
作者:张学伟;耿平;张继鹏;王征;梁婷 刊期: 2016- 02
-
桂枝颗粒治疗感冒(外感风寒表虚证)有效性和安全性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桂枝颗粒治疗感冒(外感风寒表虚证)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区组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对照、多中心平行对照设计方法.将符合感冒(外感风寒表虚证)诊断标准的受试者按3∶1比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为360例,对照组为120例,共480例.试验组服用桂枝颗粒,对照组服用表虚感冒颗粒,疗程为3天.对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疗效、疾病综合疗效、单项症状疗效进行评价,同时观察相关安......
作者:张洁玉;李振宇;李竹英 刊期: 2016- 02
-
基于补肾消癥法改善卵巢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补肾消癥法对卵巢癌术后化疗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中药复方在临床的应用,体现中医药治疗卵巢癌的特色.方法:随机的方法,将50例卵巢癌术后化疗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理冲生髓饮加减加TTC方案化疗)和对照组(单纯TC方案化疗),每组25人,每21天为一个治疗间歇期,治疗三疗程后评价疗效以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前后中药组患者的卡氏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肿瘤标志物的下降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
作者:韩凤娟;郭滢;田苗;孙荣 刊期: 2016- 02
动态资讯
- 1 柴胡桂枝汤对肝纤维化大鼠TNF一α、CTGF表达的影响
- 2 郑小伟教授分期辨治喉源性咳嗽举隅
- 3 八髎穴辨证配穴治疗脊髓损伤排尿障的疗效观察
- 4 慢性胃炎分阶段辨证论治探讨
- 5 六味地黄丸和达美康治疗Ⅱ型糖尿病的药物经济学研究
- 6 温阳利湿法治疗肾结石60例临床观察
- 7 弥漫性间质性肺病中医辨证探析
- 8 三种产地酸枣仁饮片中酸枣仁皂苷的含量比较研究
- 9 开心散影响突触可塑性的研究进展
- 10 清热凉血法(犀角地黄汤加味)治疗过敏性紫癜的抗过敏、抗变态反应实验研究
- 11 外用黄精制剂对小鼠衰老皮肤胶原纤维影响的实验研究
- 12 黄柏水溶液对大鼠下肢静脉性溃疡创面修复中NF-κB、 TNFAIP3/A20表达的影响
- 13 张仲景用药剂量近代研究概况
- 14 九虫丹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血流变影响的实验研究
- 15 琥珀散对气滞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Th1/Th2免疫失衡的影响研究
- 16 中医防治非典的一些问题
- 17 利湿汤治疗前列腺炎30例临床观察
- 18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
- 19 红膜处理对毛脉酸模根中白藜芦醇、白藜芦醇苷的影响
- 20 中西医结合辅助绝经后取出宫内节育器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