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大型中医药综合性学术期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lrich PD)来源期刊,国际连续出版物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多次被评为全国及省优秀科技期刊,多次选入国际书展,为国内权威数据和文摘杂志的固定收录期刊,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2001年入选中国期刊方阵,被评为双效期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颁发了荣誉标志。本刊以振兴中医药学术,交流中医药科研、临床、教学及中西医结合的经验及成果为宗旨,辟有:学术探讨、临床研究、临床报道、中药研究、方剂研究、名医经验、临证心得、针灸经络、中西医结合、基础与临床、制剂研究、实验研究、医籍探析、综述、学术争鸣等栏目,并可根据需要增设新栏目,是从事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科研及中医药学员、广大中医药爱好者的专业刊物。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中医药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2-239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23-1193/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73
出版地区 黑龙江
出版地区 黑龙江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被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lrich PD)列为来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医药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002-2392
- 国内刊号:23-1193/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期刊荣誉:被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lrich PD)列为来源期刊
- 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本刊为大型中医药综合性学术期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lrich PD)来源期刊,国际连续出版物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多次被评为全国及省优秀科技期刊,多次选入国际书展,为国内权威数据和文摘杂志的固定收录期刊,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2001年入选中国期刊方阵,被评为双效期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颁发了荣誉标志。本刊以振兴中医药学术,交流中医药科研、临床、教学及中西医结合的经验及成果为宗旨,辟有:学术探讨、临床研究、临床报道、中药研究、方剂研究、名医经验、临证心得、针灸经络、中西医结合、基础与临床、制剂研究、实验研究、医籍探析、综述、学术争鸣等栏目,并可根据需要增设新栏目,是从事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科研及中医药学员、广大中医药爱好者的专业刊物。
1.文稿应具有科学性、新颖性和逻辑性,有理论性和指导实践意义。
2.文稿要求论点鲜明、数据可靠、资料翔实、分析方法正确,语言精练、书写工整。
3.研究类文稿和综述、讲座稿件全文在5000字左右,临床经验交流稿件全文在3000字左右。文章格式请按照科技论文的写作要求(分前言、对象与方法、结果、讨论),研究类文稿应另附150~200字中、英文摘要,3~5个关键词。英文摘要还应包括文题、作者单位、作者姓名、邮政编码。中、英文摘要应采用结构式著录:含目的(Objective )、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和结论(Conclusion)。
4.文稿(可用复印件)要求打印在16开白纸上,字迹清楚,简化字以国务院1986年10月重新公布的《简化字总表》为准。数字请按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等七个单位公布的《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书写。计量单位请用国际标准计量单位,外文需打字或用印刷体书写,并注明文种、大小写和正斜体。图请用白纸单面墨绘,尺寸应较计划刊出者大一倍。照片请用光面纸印出,要求清晰、层次分明。图和照片不得折叠和出现划痕,背面请注明图号、作者、文题和上下向。
5.文稿中摘编或引用他人作品,请按《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指明原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及其来源,在参考文献表中列出。未公开发表的资料请勿列入参考文献,必要时可在文中加注,说明作者、文题和来源。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本刊采用顺序编码制,引用处依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排序,并用方括号标注。
6.来稿请自留底稿,无论刊登与否恕不退稿。收到本刊收稿回执后3个月后未接到本刊采用通知时,作者可自行处理。
7.依照《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可以对来稿作文字修改、删节。对内容的修改,应征得作者许可。如作者不允许对内容修改,务请在来稿中注明。
8.来稿请第一作者所在单位领导审核并附单位介绍信。来稿请勿一稿两投或多投,如该稿曾在学术会议上宣读或在内部刊物上刊出,或用其他文种发表过,请在投稿时加以说明。9.来稿首页作者单位后请注明单位所在城市名称及邮编。此三项请列于首页正文下方,并用横线隔开。项目资助课题请注明资助单位及编号。为方便联系,请留电话号码或E-mail地址。
中医药学报杂志影响因子
中医药学报杂志发文量
中医药学报杂志总被引频次
-
温胆汤、化瘀温胆汤对糖耐量低减大鼠PI3K通路作用的研究
目的:利用免疫组化法研究温胆汤、化瘀温胆汤对糖耐量低减(IGT)大鼠脂肪中PI3K、PKB、GSK-3β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IGT模型组、温胆汤组和化瘀温胆汤组,喂养24周后,取脂肪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PI3K、PKB、GSK-3β蛋白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IGT组PI3K、PKB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5),GSK-3β蛋白含量显著升高(P<0.05......
作者:姜广坤;马伯艳;牛雯颖;韩玉生;李雨庭;宋颖星;张广庆;肖洪彬 刊期: 2015- 03
-
柴胡有效成分的萃取与抗惊厥作用实验研究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得到柴胡皂甙部分及挥发油部分,并进一步用戊四唑阈值发作模型(MSTT)及大电休屯模型(MES)来研究其抗惊厥作用.结果:柴胡挥发油300mg/kg与柴胡皂甙150mg/kg配伍组有较强的抗戊唑惊厥作用(P<0.01);挥发油300mg/kg,皂甙150mg/kg与冰片36.4mg/kg配伍后则有显著的抗MES作用(P<0.001).结论:柴胡挥发油与柴胡皂甙合理配伍后有较强的......
作者:刘燕;廖卫平;葛发欢 刊期: 2001- 03
-
通筋脉汤联合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0例
1999年2月~2000年2月,笔者对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通筋脉汤及西药弥可保联合治疗,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全部病例来自我院内分泌病房病人60例,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39~77岁,平均年龄58岁;均符合WHOⅡ型糖尿病诊断标准.全部病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肢疼痛、麻木、感觉异常及/或运动功能减退.肌电图检查:下肢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45m/s,感觉神经传导......
作者:阎爽;王新莉;万晓京;刘旭华 刊期: 2001- 06
-
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进展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消化系统常见病,主要表现为上腹胀、早饱、嗳气、烧心等.其病因迄今为止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可能与胃酸的分泌、胃肠动力异常、HP感染、腹腔内脏敏感性改变、脑-肠轴及胃肠激素异常以及环境、精神心理因素等多种因素有关,临床治疗疗效亦欠理想.而中医中药在认识及治疗本病、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则有明显的优势.现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FD的临床研究进展情况总结归纳,做一综述.......
作者:安晓霞;梁尧;王振刚;程臣 刊期: 2018- 04
-
9种中草药抗菌作用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赤芍等9种中草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福氏痢疾杆菌2b、志贺氏痢疾杆菌、宋内氏痢疾杆菌、柠檬色葡萄球菌9种菌株的抑制作用,为进一步开发中药新药奠定基础.方法:采用中药抗菌实验试管法测定药物的低抑菌浓度.结果:赤芍、野菊花、蒲公英、青黛、贯众、鱼腥草、山豆根、芦荟、芫花9种中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绿脓杆菌等均有强抑制作用.结论:9种中草药对......
作者:李建志;刘文丽;王亚贤 刊期: 2012- 01
-
活血化瘀法在肾脏病中的应用
肾脏病是由多种病因所致的疾病,具有病程长、经常反复,迁延难愈的特点.笔者通过病因病机分析,认为肾脏病发展过程中的瘀滞,是慢性肾脏病的重要病理因素,瘀血存在于肾脏病的全过程,且血与水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肾脏病常致血瘀水停,活血化瘀法在肾脏病中的应用是十分重要的.......
作者:张晓楠;宋立群 刊期: 2008- 01
-
芍药苷胃漂浮片处方工艺优选
目的:优选芍药苷胃漂浮片处方工艺。方法:采用湿法制粒压片法制备芍药苷胃漂浮片,以漂浮性能和体外释放度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漂浮片佳工艺处方。结果:佳工艺为芍药苷80.00mg,HPMCK15M45.00mg,NaHCO345.00mg,PVPP20.00mg,十八醇30.00mg,MCC135.00mg;起漂时间<1min,持漂时间>12h,体外释放行为符合药典规定。结论:采用佳工艺......
作者:王红月;侯铁强;商立新;韩伟;耿雪;阎雪莹 刊期: 2014- 04
-
HPLC法测定增光胶囊中五味子甲素的含量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增光胶囊中五味子甲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kromasilC18柱(4.6×20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58∶42);检测波长:254nm;流速:1.0mL/mim;柱温:40℃.结果:五味子甲素在1.05μg~4.20μg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为99.78%,RSD=1.07%(n=5).结论:本测定含量方法准确、可靠,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
作者:王育红;孙永慧 刊期: 2007- 04
-
芒硝在中医外治方面的临床应用
芒硝外用可软坚散结,消肿止痛.以芒硝为主的复方治剂外用,治疗急性乳腺炎、外科感染、退乳及治疗急性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急性扁桃腺炎、痔疮及肛周脓肿乃至静脉炎,均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李晓红 刊期: 2002- 06
-
藏药川西千里光中倍半萜类成分的研究
目的:对藏药川西千里光(SeneciosolidagineusHand.-Mazz.)全草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方法:利用普通硅胶柱色谱方法和制备薄层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经超导核磁共振(NMR)、质谱(MS)、红外(IR)等现代波谱技术确定其结构.结果:从川西千里光的乙醇室温提取物中获得6个倍半萜内酯,其结构被确定为:8α-羟基-1-羰基-7(11)-烯-8,12-艾里莫酚内酯(I),10......
作者:杨爱梅;李笑颜;冯艳 刊期: 2011- 05
动态资讯More >
- 1 针刺推拿配合蜡疗、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60例
- 2 滋肾固冲汤治疗青春期无排卵性功血疗效观察
- 3 针刺配合中药治疗儿童抽动症69例
- 4 化瘀解毒法治疗紫癜性肾炎59例
- 5 应用RAPD快速鉴别中药材海风藤及其替代品
- 6 中药合针罐治疗银屑病30例临床观察
- 7 脊柱手术后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康复
- 8 活骨注射液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组织形态学实验研究
- 9 厥症针灸的辨证治疗
- 10 针刺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抵抗及血清TNF-α水平的影响
- 11 薄层扫描法测定十香止痛丸中厚朴酚、和厚朴酚的含量
- 12 黄术健胃方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89例疗效观察
- 13 益脑灵对老年性痴呆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力及海马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 14 右归丸药理学现代研究进展
- 15 参芪利心方对心衰大鼠血流动力学及ANP、ALD、Ang Ⅱ的影响
- 16 中医多媒体教学平台的应用与思考
- 17 黄芩汤不同配伍对芍药苷溶出率的影响
- 18 自拟方治疗乳头溢液30例临床观察
- 19 方书古籍数字化信息平台实践研究
- 20 腰痹通胶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2例临床观察